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林基路烈士紀念館位于新疆庫車縣老城林基路街。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歷屆縣衙署所在地。館址原是林基路任縣長時的辦公地點。解放后,這所故居得到了妥善的保護。該館始建于一九七五年,占地 32.5 畝,院內樹木蔥蔭,花草遍地,有園林苗圃,假山池水,還有供人欣賞游玩、休息的八角亭,環境優雅恬靜,是庫車縣花園式單位之一。
位于阿克蘇溫宿縣城西北60公里處,海拔約1700米,占地600余畝,被稱為“戈壁明珠”。該景點是浩瀚驟現的綠洲,潺潺流水,濃濃樹蔭,萋萋芳草,啾啾鳥鳴,集秀麗與神奇于一體,身臨其境者無不贊美叫絕。觀其形,思其情,從滿山景致中取其精華命名的“九龍攪海”、“還魂柳”、“快活坪”等10個小景,鑲嵌在綠草如茵的土丘上,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庫車王府”位于新疆庫車縣城,是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為表彰當地維吾爾族首領鄂對協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功績,專門派遣內地漢族工匠建造而成。20世紀初,原“庫車王府”僅存部分房屋和城墻,因而,2004年庫車縣政府投資1300萬元,根據達吾提?買合蘇提的回憶,在原址重建“庫車王府”。
克孜爾水庫 位于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境內,是塔里木河水系渭干河流域上的一座以灌溉、防洪為主,兼有水力發電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 是目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大的水庫, 總庫容6.4億立方米。水庫最大集水面積 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瀕臨滅跡的珍惜魚種—扁吻魚(俗名新疆大頭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尖嘴魚(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棲息地,為扁吻魚和尖嘴魚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條件。
克孜爾尕哈烽燧位于庫車縣城西北鹽水溝東側,在維吾爾語中為“紅嘴老鴰”或“紅色哨卡”之意,這座巍峨的古軍事建筑,歷經2000多年的風風雨雨,至今依然雄姿猶存,是絲綢之路上最古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遺址,200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阿克蘇拜城縣鐵熱克鎮境內,距縣城38公里,交通便利。地理坐標81°32′27″E,41°58′00″N,海拔1670米。石腳印位于卡普斯浪河左岸一級地上,在它旁邊是一深切小溝谷,源頭為一苦泉,沿第三紀砂巖裂縫向外滴流。據說此苦泉水可治眼病,每年都有許多本地群眾前來洗眼治病,石腳印在一橢圓形的深褐色火巖礫石上,為一深陷的左腳印,印紋深約3厘米,長約28厘米,寬約9.5厘米。
唐貞觀22年(公元648年)和唐顯慶2年(公元657年)曾兩度將安西都護府設置于龜茲,所轄4鎮、16府、72州之地。并在此設立政權機構,管理西域地區,龜茲當時是中國古代西域大國都城。古城位于庫車縣城西約兩公里的皮朗村。古城周長近八千米,北墻2000米,南墻1806米,東墻1646米,西墻約2200米。除東、南、北三面城墻尚可辨認外,西墻已蕩然無存。
老虎臺國際狩獵場位于阿克蘇拜城縣老虎臺鄉境內,面積約為200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狩獵場地處南天山前山帶,地勢平坦開闊,北高南低,年降水量150毫米。區內主要河流為卡普斯浪河。這里為本地區的冬春牧場。主要植被有芨芨草、苔草、針茅、菌陳蒿等。每年11月前后,山區降水少,有大批野生動物如馬鹿、羚羊、野山羊、盤羊、野豬、狼等下山喝水,每到傍晚這里都有野生動物出沒。
燕兒窩東依燕兒崖,西臨烏魯木齊河,有許多小燕山。春天,燕子飛舞鳴唱;夏秋,高大挺拔的榆樹、楊樹、槐樹和叢叢蔟蔟的野玫瑰、野薔薇以及盛開著紅、黃、藍、白、紫各色花朵的灌木,將這里點染成了一片鮮艷的世界。隆冬,冰封雪 飄,銀花滿樹,情趣無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一位名叫“燕兒”的英雄少年,他躍入此河怒斬了興妖作怪的河中蛟龍,平息了洪水,然靈魂卻化作了千萬只小燕兒,使這里從此變成了“燕兒仙境”。
位于東經87。197 52”,北緯43。40' 37”,地處烏魯木齊市西南30公里處的永豐鄉包家槽子村。美國科學家曾經斷定亞洲中心在新疆北部,為確定“亞心”的地理位置,1992年7月,中國地理科學工作者經過了嚴格的科學測算,確立下了它的位置。在此之前,這里只是一個很貧窮的、僅有30余戶人家的小村莊。當時科學家在這里確定了“亞心”的位置后,只立了一根木樁子。